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精彩回顾 | 教心系师生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积极教育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6-18 浏览次数:10

    积极教育研讨会:促进学习、幸福感与全面发展

    63日至4日,香港中文大学团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前往香港,联合举办了以“积极教育:促进学习、幸福感与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教心系姜怡教授、马淑风副教授、赵欣副教授、肖悦老师以及十余名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研讨会聚焦学习与幸福感的融合,旨在提升社会对积极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关键作用的认知。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教育幸福感的研究人员、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参与,深入探讨如何营造支持性教育环境。研讨会依托上海—香港大学联盟的支持,搭建起两地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会议形式多样,包括两地学者的圆桌讨论、研究生论文汇报以及研究成果展示。

    此次研讨会深化了两地高校在积极教育领域的学术合作,推动了学习与幸福感整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同时也为构建更具幸福感的教育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63

    开幕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Ronnel KING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所有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积极教育作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需要跨地域、跨文化的持续对话与合作。KING教授回顾了积极教育在本地及全球的发展脉络,强调“幸福感”不应是教育的附属品,而应作为学生全面成长的核心目标之一。他希望本次活动能加强沪港高校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积极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证,从课堂走向现实。



    主题报告

    第一天的11场主题报告涵盖自我概念、教师情绪调节、课堂幸福感、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等多个前沿议题,展现了不同文化与背景下对“幸福”“学习”“师生关系”的多角度思考。其中,我系的马淑风副教授和赵欣副教授分别以青少年的合作学习与儿童的成就信念为主题进行了两场研究报告。多种前沿视角的交汇呈现出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深度结合,强调幸福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可以被培养、提升、系统干预的教育目标。

    64

    学生展示与互动

    第二天的活动聚焦于青年学者与学生群体,设有三场研究海报展示,涵盖情绪调节、学业压力、幸福感建构、协作学习等议题。各参展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展开介绍,并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许多海报项目聚焦课堂干预的可操作性,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趋势。

    此外,在论坛对话环节,来自香港教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与现场师生围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策略、科研路径选择、学术职业发展规划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专家们不仅分享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还结合当前学术生态的变化,提出了如何在高压环境中保持研究热情、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如何拓展国际视野等实用建议。

    此次交流为在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传承”与“职业导航”平台,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规划自身学术道路,也增强了对科研事业长期投入的信心与动力。


    闭幕致辞

    在闭幕环节中,KING教授再次表达了对所有参与者的感谢,并颁发学生优秀海报奖与纪念品,鼓励青年研究者继续在积极教育的道路上深耕不辍。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更是一次教育价值观的碰撞与共鸣。它促进了跨地域教育合作网络的搭建、教育研究与实际教学的双向转化和青年人才的能力展示与学术成长。积极教育的推广不是一个人、一个机构的使命,而是跨学科、跨地域、跨角色的协同探索。未来,我系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将继续加强合作,为构建学生幸福、教师幸福、社会幸福的教育生态而持续努力。





    联系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 200062
    联系电话: 021-62233078
    电子邮件:depecnu@163.com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版权所有 201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技术支持: 上海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