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预告|2022年教育心理学系校庆学术报告即将开始 发布时间:2022-10-08 浏览次数:15 报告一 时间:10月14日(周五) 14:00-15: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205 【主讲人:张静】
教育心理学系副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心理测量与评估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力与人格测评、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的测评与培养等方面
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进展、测评与培养
在学校里,谁能取得成功?关于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哪个对学习更重要的问题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以往我们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成为”唯分数论者”, 而忽视他们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不仅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其未来职业成就与人生幸福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水平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甚至是学生认知能力能够发挥作用的保障。那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什么?可测吗?如何培养?本报告基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数据一一解答。
报告二 时间:10月21日(周五) 14:00-15:00 地点: 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205 【主讲人:赵欣】
教育心理学系晨晖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文化与儿童发展、儿童的选择观、道德认知、自我控制发展等
每个人都渴望成就,但通往成就的道路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路高歌,尽是坦途;有的人则历经磨难,逆风翻盘。每个人所经历的困难与限制又有所不同,有的人欠缺天赋,有的人则缺乏资源。那么儿童对于学业成就,尤其是取得成就的不同路径与方式有怎样的信念、理解与评价呢?这些认知对于他们自身面对困难时的行为表现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报告将从社会认知发展的视角探究儿童对于学业成就的认知的发展,以期帮助儿童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韧性和活力。 报告三 时间:10月28日(周五) 14:00-15: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205 【主讲人:肖悦】
教育心理学系晨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统计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化测验的过程数据分析,心理与教育测评的理论与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追踪数据分析方法等。
计算机化测验中过程数据的信息抽取与测量建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评估逐渐成为教育和心理领域内重要的测评方式。与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计算机化测验在测验形式和数据收集等方面具有高度灵活性,为复杂高阶的能力测评提供了支持。例如,研究者可以构建动态仿真的交互式任务,要求作答者与模拟的任务情景进行互动;并且,测验系统能够实时记录作答者在过程中的复杂行为,这些过程行为往往是其内在认知过程与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检测复杂能力。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具有时序性的、非结构化的、信息冗余且海量的过程数据,对教育和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挑战。本报告将以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验为例,介绍如何将机器学习领域的方法应用于过程数据的探索性分析,以及如何结合传统测量模型,将过程信息应用于个体潜在能力的推断。 ~END~ |
联系我们 |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 200062 联系电话: 021-62233078 电子邮件:depecnu@163.com |
|
版权所有 201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 技术支持: 上海屹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