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精彩回顾 | 在哪摔倒就在哪继续摔倒:婴幼儿犯错与学习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10

    5月12日上午,教育心理学系举办了第18期教育心理学跨学科沙龙,邀请到纽约大学心理系韩丹阳博士作题为“在哪摔倒就在哪继续摔倒:婴幼儿犯错与学习的关系”的报告。本次沙龙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现场直播,吸引了校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热情参与。



    我们通常认为,错误会带来明确的负面反馈,儿童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在犯错中学习到经验教训,避免继续犯错是学习的重要方式。随着技能的增长,犯错的频率应当下降。在婴儿和儿童的学习中,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韩丹阳博士对于婴幼儿和儿童的一系列研究揭示了与我们以往的想法不同的发现。



    实验一发现随着婴幼儿技能的增长,他们摔倒的原因出现变化。虽然婴幼儿随着经验和技能的增长,摔倒的频率没有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幼儿没有产生学习,而是因为婴幼儿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一些新的、超过他们现有发展阶段能力范围的活动,由此产生了新的错误。他们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掌握了旧技能,继续练习新的技能。发展的过程不是单一因素的、线性变化的,而是多个过程动态变化、共同作用之下的综合结果。



    在运动学习中,摔倒对于婴幼儿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错误。就像在语言学习中,婴幼儿在学习母语时产生的语法、发音和事实错误不会招致家长和老师的批评。而在学生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他们会因为语法和发音错误感受到更多社会压力。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敢出声,没有获得大量有效的练习。


    在毕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身体和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犯错成本。当我们身体的生理机能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后,犯错的成本通常高于发展早期。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学会的技能,低成本的错误能够鼓励婴幼儿持续地练习,并主动挑战新的技能,这对于技能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在训练机器人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当研究人员把机器人摔倒设置为“零成本”的时候,机器人的技能学习是最为灵活、有效的。



    在实验三的实验情境中,实验者在房间中的固定位置设置了一个“海绵坑”。当婴儿爬行或者踏上海绵坑的时候他们就会摔倒。面对海绵坑,婴儿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行为。有些婴儿害怕摔倒,选择避免进入海绵坑,并寻求实验者的帮助;而有些婴儿并不在意,他们依旧照常进入海绵坑,哪怕这意味着持续地摔倒。当环境中的某些情景和物品会反复地引起婴儿犯错时,他们都学习到了海绵坑与摔倒之间的关系,但避免犯错不是学习唯一的表现形式。


    错误发生的实时过程是怎么样的?成年人能够根据环境灵活地转变行为方式,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比如在榔头的手柄朝向他们的时候,他们掌心向下抓握榔头,但在榔头的手柄方向相反的时候,他们选择手心朝上来抓握榔头。一部分学龄前儿童能够像成年人一样灵活地抓握榔头,但另一部分学龄前儿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选择他们所习惯的、手心朝下的抓握方式,造成使用时的不便。这两组儿童在获取视觉信息的方面就产生了差异——前一组儿童专注于任务相关的榔头朝向,获取了相应的视觉信息,但后一组儿童的视觉信息没有专注于榔头的朝向。视觉信息方面的差异引起了脑部信号处理的差异,最终引起了手部运动动作的差异。在时间轴上早期的、微小的错误像滚雪球一样,最终演变成明显的、关键的错误。



    婴幼儿在运动学习中的错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不仅限于运动发展本身,还能够揭示发展和学习的一些普遍规律。韩丹阳博士指出,在未来研究中可以深入探讨毕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种不同类型的技能学习中错误的成本和 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是否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


    联系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 200062
    联系电话: 021-62233078
    电子邮件:depecnu@163.com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版权所有 201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技术支持: 上海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