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郝宁教授为您详解创造性的脑间活动同步机制
     发布时间:2019-04-23 浏览次数:207

           4月18日,应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的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上海“曙光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郝宁教授莅临教育心理学系,作客第2期教育心理学跨学科沙龙,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团体创造性过程中的脑间活动同步性”的精彩报告。本次沙龙由教育心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姜怡主持。

           郝宁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测量脑间活动同步性(Interpersonal brain synchronization, IBS)的几类设备,包括它们的功能、特性、价格、可用性,并做了对比。之后,郝教授详细说明了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这一设备的原理及其应用,并重点介绍了IBS的探测原理。接下来,郝教授以实际案例,介绍了将IBS运用到具体研究中的方法。

     

           随后,郝宁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科研团队在团体创造性测量促进方面的三个系列研究,深入浅出的给大家讲解了脑间活动同步技术在实际研究中的运用。

     

           在讲座提问环节,参会师生围绕IBS研究中的技术问题、在教育与心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将来与教育心理学系的合作等方面与郝宁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郝宁老师进行了充分回应。

    联系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 200062
    联系电话: 021-62233078
    电子邮件:depecnu@163.com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版权所有 201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技术支持: 上海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