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精彩回顾|教育心理学系校庆学术报告之《打开黑箱:教育神经科学视域下新课标的科学精准有效实施》
     发布时间:2023-10-25 浏览次数:10

      1018日(周三)14:00-15:30,我系举行了2023校庆学术报告的第一次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周加仙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打开黑箱:教育神经科学视域下新课标的科学精准有效实施》的精彩报告。周加仙教授从循证教育的视角、为如何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助力教师展开有效教学进行了家庭教育、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等多个子主题的介绍。


    精彩回顾

    Part 1

      首先,周加仙教授系统地为我们介绍了“教育神经科学”这门新兴学科,提出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并在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活动中传播的知识已经过时,所以建立这样一门横跨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打开人脑教与学的黑箱。

    Part 2

      接下来,周加仙教授结合国际脑研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及上海、哈尔滨、沈阳、昆明、贵阳、潍坊等地不同特色的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学校的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分层次进行了四个板块的介绍,分别是家校共育:教育神经科学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球努力:教育神经科学为新课标的实施提供海量证据;教育神经科学新课标的有效落实: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新课标的有效实施: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课程教学设计(举例)

      在家校共育板块,周教授提出科学的养育才能构成健康的大脑,并举出了生动的实证研究案例:被忽视的儿童脑干更活跃,而脑干是与生存有关的脑区,这会干扰儿童的学习活动。此外,还讲到体罚可能类似于虐待形式影响神经发育的过程、家长的手应该是用来拥抱孩子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最后进行小结如下:

      1.负面情绪影响脑的结构与功能;

      2.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

      3.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后三个版块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从全球的研究提供了教育神经科学的证据,到新课标的有效落实,最后体现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之上,以“如何进行概念教学”为例。有研究发现,与学生不同,当物理学专业人士看到错误概念时,激活了错误检测(前扣带回皮层,ACC)和抑制控制的脑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C,腹外侧前额叶皮层,VLPC)。根据有关概念学习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专家比新手更多地激活了与抑制相关的脑区,也就是说:专家的神经网络中仍然编码了错误概念,要正确地回答问题必须抑制错误概念。而有具身认知相关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学习某些概念时进行概念相关的具身操作时能够帮助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因为下次执行该操作时能够激活正念概念相关的脑区而更好地抑制错误概念。而“做中学”的概念也已经被一些合作学校真正放入了教学实践,比如合作学校的英语老师就给学生布置了边做英语单词相关活动边学习的任务,周教授与大家分享的教师实践视频中,一名学生学习“Scissors”这一英语单词时一边用剪刀一边念“I use scissors to.......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在真实课堂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这体现了教育神经科学进课堂的带来的益处。

    Part 3

      最后,周加仙教授进行了总结,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包括服务于国际脑研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教师教育项目,参与组织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战略研讨会,联合各地实验学校进行项目合作等等。

       在提问环节,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困惑提问,周加仙教授对此解答并结合了自己实践经历,报告结束后也有其他一线教师与周加仙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可以见出这场报告这给大家带来了有益的思考。

     

    精彩预告

      随着第一次报告的圆满结束,第二次报告也即将拉开帷幕,预告如下,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前来学习交流!


    报告人简介

      张华峰,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学习者、教师学习与发展、教育评价,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上海哲社教育学青年课题等。

     

    报告时间&地点&形式

      时间:20231025日(周三)14:00  15:30

      地点:田家炳教育书院128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主题

       文献中的中国学习者:研究历程和学习特点分析

     

    报告概要

       “中国学习者”(the Chinese learner)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学界逐渐兴起的一个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大致经过了消极刻板评价、破解“中国学习者悖论”、理论探索和反思超越三个阶段。本领域研究站在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中国学生学习的特点特色进行了分析,可以总结为记忆理解并重的认知策略、社会和成就取向的学习动机、情境性和策略性的学业互动方式等。这些特点显示出,似乎不能简单地使用西方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学生的学习,借助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学习”框架,或许更有助于理解中国学生复杂和丰富的学习样态。

     

    ~END~

     


    联系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 200062
    联系电话: 021-62233078
    电子邮件:depecnu@163.com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版权所有 201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技术支持: 上海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