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会议

精彩回顾|听徐毅斐老师道AI科技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奇妙火花
 发布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98


124日周五下午14:00-15:00,字节跳动-教育智能硬件团队的徐毅斐老师,在田家炳楼132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AI与心理、教育交汇的故事,吸引了许多老师、同学们前来聆听。徐毅斐从自身经历、推荐的心理学课程、教育行业的发展变化、AI科技的发展、学术研究能力在业界中的运用等角度与学生们进行了分享。

 


在讲座开始,徐毅斐老师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便直入主题。他首先从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出发,为大家力荐了几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在业界工作都非常有启发的心理学课程:

Ø  第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徐老师指出在这门课上所学到的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他的产品设计和其它工作中都有重要的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维方式,本质上就是科学实验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先提出假设,然后找方案,进行验证,循环往复的几个阶段;而这样的思维方式与互联网行业,尤其是数据驱动的公司里的产品开发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类似的,所以学好《心理学研究方法》,培养相应的思维模式非常重要。

Ø  第二,《认知心理学》课程可以告诉我们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帮助我们从「认知任务分析」的角度去分析人们的行为,这种思考的角度在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中更接近行为发生的本质,可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价产品、交互的设计质量。符合人类认知加工方式的产品是可以有更高效的注意力保持和信息输入的效率的。徐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给自闭儿童看动画片的例子,自闭症的孩子看普通的动画片可以集中注意力510分钟,但是从认知分析出发设计出来的、符合儿童内容理解模式的优质动画片(比如“芝麻街”),可以让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持续长达15分钟以上。也就是说,通过对大脑认知原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表现,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Ø  第三,《人机交互》课程可以帮助我们从人和外部世界是如何互动的视角思考问题,把人和外部世界里的工具、人、物理环境,当做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在教育场景中,人机交互可以理解为人(学习者)和外部世界的设备、工具、内容、老师、同学、父母等等的所有交互——在线教育是改变了某些环节的交互方式;教育产品的优化是针对这些交互环节的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机系统是会发生不断地演化、进化的,技术会不断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变,而人也会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形成新的习惯/文化。

 


接下来,徐毅斐老师为我们梳理了教育行业近十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指出教育的线上化是现在及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未来所有能被线上化的教育方向/学科都会被线上化。其次,教育线上化,会让原来分散度高、碎片化的线下教育市场重新洗牌,市场的集中度会变得更高,头部的5-8家企业会占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充分竞争下会倒逼企业精细化运作和进行更多创新。基于此,徐老师为学生们解读现在该如何选择教育职业,指出无论我们最后选择哪条细分赛道、不同的职业岗位,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根据行业变化规律来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找到个人的价值定位,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价值的提升。

 

此外,徐老师还带着大家一起探讨了学术研究在当下教育产业中的价值。随着教育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教育行业会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头部企业会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的价值。一方面,在线教育面对新学科、新人群,会遇到很多新问题,需要学术基础研究支持;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极其复杂,学术研究的成果可以提升产品研发的效率。当然,在面对机会的同时也少不了要面对新的挑战,徐老师指出在业界做学术研究需要适应新的行业工作的语言和掌握新的技能,需要适应更快的节奏,掌握新的研究范式,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也需要有所转变。

 

最后徐老师围绕AI做了以下总结:AI的发展大致经历这样的过程:不如人工—大量人工带来一点智能—真的智能。徐老师认为,AI的作用是能够分析大量标准数据、采集大量非标准数据,降低处理成本、提高效率。AI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带来研究方法或思维方式的改版(比如先采集数据,再去挖掘信息,再做分析应用)。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AI是新的技术推动力,教育行业也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基础研究会更快接入商业创新——AI与心理学、教育产生了交汇点,一个懂教育、心理学的人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岗位,未来应该都会更加被需要。

 


 


联系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 200062
联系电话: 021-62233078
电子邮件:depecnu@163.com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版权所有 201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技术支持: 上海屹超